|
|
香港青少年國樂團 |
|
|
 |
|
成立年份及宗旨:
成立於一九九零年,發起人為吳朝勝、陳一平、黎小明及黃耀庭。宗旨為發揚我國傳統文化,推動本港中樂活動,培育樂壇新一代接班人。
樂團成員:
主要為年青之中樂愛好者,大部份成員從小學開始就接受嚴格的音樂訓練,基礎穩固,具有高水準的演奏技巧及豐富的演出經驗。當中超過一半以上曾在校際音樂比賽中獲獎。現時,部份有志於音樂發展之成員,已晉身香港演藝學院接受專業訓練,而欲從事音樂教育者,更投身為音樂導師,以培養更多演藝人才。
本地演出:
成立至今演出已超過四百多場,獲得極高評價,被譽為本港極具潛質的新一代中樂團。除定期在香港文化中心及各區大會堂舉行音樂會外,又經常到一些中、小學作中樂推廣及示範演奏,並積極參與各區藝術演出,對推動本港中樂貢獻良多。此外,樂團也積極策劃一系列海外演出。
外訪演出:
1992年12月:應廈門中國青年旅行社之邀,前往廈門演出兩場。
1994年2月 :應雲南藝術研究開發中心的邀請,到昆明演出三場。
1994年7月 :遠赴維也納演出三場,成為本港第一隊出訪音樂之都的業餘中樂團。
1996年4月 :應台北市立國樂團之邀赴台參加「台北市傳統藝術季」演出。
1999年7月 :於北京音樂廳舉行「絲竹情續琴弦緣」音樂會。
2000年7月 :遠赴美國洛杉磯及拉斯維加斯各演一場,好評如潮。
2001年7月 :應日本華廈樂團之邀及全日空航空公司之贊助,遠赴日本大阪市及神戶市演出兩場。
2002年7月 :到中山演出一場。
2004年7月 :遠赴澳洲墨爾本演出兩場。
2005年7月 :於加拿大愛民頓市及多倫多市各演一場。
2006年8月 :應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之邀到北京市參加2006國際青少年藝術周,於北京大學百年大講堂演出一場。
2010年2月: 應貝城中國文化協會之邀到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首府貝城演出兩場。
交流演出:
為促進各地之音樂文化交流,樂團特意邀請不同的音樂家及團體來港作交流演出,以提升樂團的國際地位。
1992年8月 :邀請國內琵琶名家、教育家李昆麗老師來港舉行琵琶演奏會。
1996年1月 :邀請台北市立國樂團附設青年國樂團一行六十多人來港與樂團舉行交流音樂會。
1996年8月 :邀請昆明市青少年宮情淳民族樂團一行四十人來港作交流演出。
1998年1月 :邀請廈門實驗少兒琵琶樂團來港合作演出。
1999年1月 :邀請北京第三十五中學金帆民樂團來港交流獻藝。
2000年7月 :邀請國內著名指揮家楊春林先生及著名笛子演奏家曾昭斌小姐來港參加《十載桃李弄宮商》音樂會演出。
2002年6月 :邀請江陰市天華藝術學校民樂團到港作交流演出。
2002年9月 :邀請日本華樂團訪港作同台演出。
2004年7月 :邀請太倉市榮文藝術學校民族樂團來港演出。
2004年8月 :邀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生藝術團來港舉行交流音樂會。
2006年12月:邀請馬來西亞檳城日新國中華樂團來港舉行交流音樂會。
2007年2月 :邀請台灣揚琴樂團來港舉行交流音樂會。
2007年3月 :邀請鋼琴獨奏陶沛儀教授來港演出。
2008年2月 :邀請北京市回民中學民樂團來港作交流演出。
2008年10月: 邀請台灣作曲家盧亮輝來港參與《四季--盧亮輝作品音樂會》,並邀請台灣年青指揮家劉江濱擔任客席指揮。
2010年4月: 邀請台灣苗栗縣公館國小國樂團來港舉行交流音樂會。
發展路向:
樂團除演奏傳統的中國音樂作品外,亦會演奏新創作或改編作品,一方面保留中樂傳統精粹,另一方面,更努力開創中樂新路向,為中樂發展作出多方面的嘗試。
|
|
|
|